欢迎您访问海南大学后勤保障部(总务后勤处)网站!
    【中国梦、后勤梦】系列报道之二:让我们对美拥有同样的感受
    2013年07月03日 15:15

假期时的校园,空旷寂静。无意中从流芳园穿过,闻到一丝青草地气息,循着味道寻找,看见不远处校园中心的师傅正在割草作业,不由自主的停下来注视着他的工作,浑身草屑的师傅神情专注中,有一种置身于美景之外的默然。

十年前第一次走进海大,就被海大的校园景色所陶醉。秀丽的东坡湖,绿葱葱的起点草坪,世外桃源般的旅院中心花园——这十年之中,每当我置身其中,依然为这些景色所陶醉,所不同的是,十年前是怀着一种欣赏的眼光看这一切;而今天是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来看这一切。当年我以游人的身份来观赏景色时,看到的只是景色的本身,当我以自家人的身份来凝视景物,则多了一份关注和不平静。

有过学生时代的人,都熟悉这样一个比喻: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准确。生活中,许多行业的工作可以定位在八小时以内,然而教师的工作无法用八小时定死,他们许多工作是隐性的,平时的涉猎甚至消遣都可以随时转化为向学生传递的知识。当然,他们的付出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得到了回报。而在后勤,一切围绕着“为师生服务”这个硬道理。师生放假了,后勤一些相关的岗位也可以喘口气了,然而校园中心的员工不能休息。植物在不停的生长,需要他们不断地呵护,修剪。每天,大自然就是他们的工作间,延续生命、创造美是他们的工作。从理论上来说,这项工作非常崇高,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在现实中,真正的园丁得到的认可远不如像园丁的老师。

生活中有很多美。运动产生美,艺术陶冶美,这些美的创造者置身于美的景色中,往往是那样充满喜悦,而我们用劳动创造美的园丁,天天置身于这美好的景物中却对这样的美好充满着无视,对这种现象,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注意到了,他说,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的景色也会无动于衷——在心里我问自己,到什么时候对美好的景物物我们才会产生同样的感受呢?怀揣着这个期盼, 一直感到很迷茫——直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为我们阐释的中国梦的内涵再一次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说到底,就是要让我们在美丽中国,人人拥有幸福的生活,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一个国家的梦想。具体到个人,作为一个后勤人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想起了在酷暑下挥汗如雨的同事的身影,付出同样甚至更多劳动但是却享受不到相应国家政策待遇时失落的背影,经济上的不平等直接决定了精神上的不平等,我又想起了自己第一次以后勤人的身份在课间蜇入教室听课时的不安;第一次去校报编辑部交稿时的局促;第一次参加征文颁奖时面对颁奖嘉宾对我身份的惊诧的表情时心里的不适——在大家的传统思维中,后勤是与出力、流汗联系在一起的,文学艺术不属于他们。这不能算偏见,应该说是事实,至少在很多时候是事实,面对着现实中的种种的不和谐,我不止一次的梦想:将来的某一天,我所在的群体,置身于美好的景物中也能与景物融为一体;我们这个群体在任何场合都能坦然自信的面对;我们这个群体取得任何领域的成绩都不会让人觉得惊诧,整个社会能树立这样一种观念:阳春白雪与职业无关,与阶层无关。

我个人认为,要实现这个梦想,首先需要社会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土壤:公平 正义,没有等级,没有差别,我们每个人工作不是为生活所迫,而是因为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其次我们自己要有实现这个梦想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 在工作中,你就不会只满足于日常工作的完成,而是醉心于在完成工作基础上的升华,这种升华也就是我们后勤提倡的唯精唯美精神。在生活中,你就不会只追求生活的安逸,更愿意追求精神上的充实。

当然,要实现这个梦想,还需要一代又一代怀揣梦想的人不懈的奋斗。虽然这个中国梦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历经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但是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梦想是否实现,而是在于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奋斗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在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中,在追求梦想实现的幸福中努力下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文:冀青云

  • 海南大学后勤保障部
  • 地址:海南海口市人民路海南大学
  • 电话:0898-6627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