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何秀敏)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关于劳动教育课程的要求,充分发挥后勤服务在“三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海南大学总务后勤处(后勤保障部)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建设。近日,涵盖烹饪烘焙、家电维修、面点制作、海南特色美食制作、卫生保洁等六大模块的40门特色劳动课程开课,全年预计覆盖近万名2025级新生,在校园中掀起“动手实践、感悟劳动”的热潮。
多元融合,构建“生活+服务”育人新体系


校园保洁劳动实践教育课
总务后勤处(后勤保障部)打破传统劳动教育模式,整合食堂、物业、维修、宿管等一线服务资源,打造“校园服务+生活技能”一体化课程体系,将后勤保障资源转化为育人实践平台。课程内容紧贴学生生活实际,覆盖烹饪、烘焙、家电维修、保洁等多个实用领域,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
课程师资由具备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后勤骨关职工等组成,学校统一组织岗前培训,强化教学规范与安全管理,确保课程有序开展。在家电维修课上,师傅现场拆解旧家电,讲解电路原理与维修技巧;在海南特色饺子制作课上,学生不仅学习面点技艺,更深入体验地方饮食文化的魅力……。
学生踊跃参与,技能提升与价值塑造并重

风扇维修劳动实践课
课程开展以来,学生参与热情持续高涨。维修课上,学生专注检修电扇,掌握故障排查方法;烘焙室内,学生亲手制作的饼干香气四溢;校园保洁实践中,同学们细致清扫,体会劳动细节中的不易。在校园保洁实践中,同学们不仅体悟到劳动细节中蕴含的艰辛与价值,更在躬身实践中深化了对“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理解。这种沉浸式的劳动教育,既让青年学子在汗水挥洒中懂得珍惜他人服务成果,更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实干精神,厚植了服务校园、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为“双一流”建设注入青春奋斗的后勤育人力量。

餐具回收劳动实践课
“原本以为扫地很简单,实际操作才发现有很多技巧和讲究。”一名参与保洁课程的学生感慨,“这让我更加尊重每一位保洁人员的付出。”
“现在我能独立判断风扇故障并动手维修,宿舍小问题再也不用等报修了!”大一学生张某兴奋地表示。
在烹饪课堂上,学生们从揉面、调馅开始,经历失败与调整,最终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成就感满满。“看着自己做的饼干在烤箱里慢慢成型,那种满足感难以言表。”一名学生笑着说道。
育人成效初显,劳动精神融入学生成长

绿化养护劳动实践课
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提升独立生活与应急处理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珍惜成果、尊重劳动者的价值观念。
课程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饭’‘如何修理’,更要引导他们理解‘为何劳动’‘为谁劳动’,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是育人重要环节。总务后勤处(后勤保障部)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拓展实践项目,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在海南大学,劳动教育正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技能学习走向价值塑造。后勤人不只是校园的服务者,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编辑:陈颖 审核:欧建猛 谢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