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海南大学后勤保障部(总务后勤处)网站!
    调整心态 对待工资改革
    2012年04月24日 15:38

近段时间,工资改革预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随便走到那个部门几句话一过就会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热议。工资是现实生活中绝大数人赖以生存的资源,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在当下一个人的工资收入也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能力大小的砝码。基于这些原因,大家关注它,也不足为奇。这其中沾沾自喜者有之;愤愤不平者有之;深藏不露者有之;人之心灵深处的东西在这一时刻尽显无遗,这种情景并不是后勤人特有,而是人类本性的自然流露。

对于因涨工资而产生的一系列事端,三十多年前就有所耳闻,我们国家从1963年到1976年13年间全国企业几乎没有涨过工资,“文革”后从1977年才开始涨工资,范围是40﹪,最高限额是7元,1978年的调资范围是3﹪,与当年高考的录取率差不多,为了这不到两位数的人民币,领导们绞尽脑汁想让大家满意,下面的员工八仙过海都想如愿以偿,但是人多肉少,称心如意的永远是少数人。那个时候调资,上面(劳资科)翻档案查资料比条件,下面(员工)要面对面、背靠背的搞评比,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的,夫妻联手演苦肉计的,在那种时刻,人类最丑陋的一面都得以展示,也许,我们会认为,是工人素质低,才会出现如此不成体统的场面,其实不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从供给制转成薪金制时,在一些领导干部群体中也曾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以致事情传到毛泽东耳边,引发他那句著名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调资时‘的调侃…那个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现在工资调整的范围是100﹪,我们再也不用经历像父辈那样为调资而彼此伤害、彼此防范的尴尬与无奈。但是每次调资的时候依然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这忧的原因不是对自己所涨工资本身而忧,而是对别人与自己所涨工资的差别而忧,就我个人而言,提起工资,我不能不想起自己二十多年前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时的收入,那时我在一家商店销售电子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提成,每个月清汤利水的45元,这个收入让我当时非常知足,而今天我的工资收入是当初的三十多倍。当自我安慰的为自己现在的收入是从前的三十多倍而陶醉时,睁开眼睛却发现自己的亲朋故旧的工资是曾经的近百倍,面对这种落差,不知修炼到何种境界才能淡然处之-----我想,这种感触的人不是个例,否则,我们的员工不会给集团领导这样的印象—有一种平静中的消沉。

平等是多少仁人志士,付诸生命追求的社会状态,然而真正实现平等实在是太遥远了,人与人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差异,盲目的强调平等而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是另一种的不公平。但是追求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又是人的本能,能调和其中的矛盾的人,还没有出生,所以现在奢望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即便是如自己所愿涨到你所想要的限额,一时的激情过后,工作岗位依旧,人事环境依旧,你还是你。能让心里重现阳光的不仅仅是工资数额上多画的那几个圈圈,与其在那几个数字里纠结,不如跳出这个圈子,投入到能让自己生命焕发光彩的追求中去,毕竟提高生活质量的不仅仅是需要钱,人生应该有更高的境界。

文:冀青云

//www.hainanu.edu.cn

  • 海南大学后勤保障部
  • 地址:海南海口市人民路海南大学
  • 电话:0898-6627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