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海南大学后勤保障部(总务后勤处)网站!
    从大学生恶意欠费现象谈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2006年06月02日 11:09

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助理 蒙生儒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至关重要,应本着真诚的道德自觉,遵守信用准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言行一致,一诺千金。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日益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向,尤其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校园里也充斥着许多虚伪丑陋的现象,学生欠费之风越演越烈。本文试图从大学生恶意欠费现象入手,就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生欠缴学费的现状

大学生拖欠学费是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2002年1月14日《贵阳晚报》报道:2002年贵州某学院有2000多人拖欠学费,欠费总额达400余万元,另一大学欠费总额达700多万元。某高校2001年5000多名高年级学生中竟有3000多人没有缴齐学费,5次催款,才收到1100多万,尚欠400多万;据新华网福州2003年11月19日报道,湖北省高校学生去年欠缴学费已达3亿多元;重庆某大学有7778名学生全部或部分欠缴学费,占学生总数的24.3%,欠费总额达3631万元。海南某高校2003年478位同学欠住宿费共计30多万,2004年1396位同学欠住宿费110多万,2005年5113位同学欠住宿费高达近440万;其拖欠人数,拖欠金额逐年剧增。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学校按国家规定收取学费,是维护学校利益,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已建立了奖、贷、勤、助、补、减、免等七位一体的助困体系,基本上缓解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但仍有部分家境较宽裕的学生,存在拖欠乃至恶意欠费现象。据调查表明,98.3%的欠费属于恶性拖欠,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只是少数。

二、大学生欠缴学费的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的研究,大学生欠缴学费既有大环境的客观原因,又有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部分学生恶意欠费行为,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缘于投机心理

学生学费收缴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负责,而学生日常的教学管理则由学院负责,有部分学生熟知学校收费的程序,利用学校管理环节衔接上的滞后性,打时间差,钻漏洞,心存侥幸,偷逃学费。

2、缘于扭曲心态

部分学生存在不健康的扭曲心态,看到学校对贫困生提供绿色通道和帮助,他们心理失衡,感觉不平等,便寻思不缴学费。这些学生,其家长已一次性给足了学费,但学生本人往往还要持之观望,看到有的学生不缴学费也能上学,于是能拖则拖,能赖就赖。甚至部分学生还以此误导家长。

3、缘于畸形消费

由于心智不成熟,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强烈,但又缺乏足够理性,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现象严重,“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手机、CD、MP3、电脑等几乎必不可少,话费动辄好几百,还要买衣服,请客吃饭,谈恋爱,租房子。在畸形消费观念诱导下,一些学生虽然学费在手,却不急于缴,而是买手机、穿名牌、租单间、谈恋爱。他们不敢将实情告知父母,手头又没有余钱,只好拖欠学费。

4、缘于经商诱惑

一些学生希望在校期间就创业,锻炼商业才能,于是把家长给的学费拿去炒股,买足彩。在校园里从事传销,往往因不会经营或不善理财,而将学费亏空殆尽。

5、缘于管理漏洞

目前,高校基本采取二级管理模式,学费收缴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负责,教学则由院系负责。这种条块分割的工作模式,由于工作沟通机制的缺乏和信息的不完整,院系对学生是否按时缴费不能及时获知,为学生恶意欠费提供了方便。

从以上的原因分析,导致学生恶意欠费的主要根源是大学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深入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是及时有效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突出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和塑造能够承载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战略举措。针对学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诚信缺失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作为一个学生工作系统的老师应配合学校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来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一、深刻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学校要从实现教育目的的高度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认识诚信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的重要意义,自觉开展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入诚信教育内容让学生从课堂接受诚信教育学习,通过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消除学生畸形消费现象。同时通过高校收费政策教育,提高学生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深化学生对教育收费制度的认识,使学生树立上学缴费意识,做到特困生申请缓交,其余学生按时缴交学费的良好现象。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大学生营造公正、公平、诚信、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优良的校风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的硬件建设——物质环境建设固然重要,但校园的软件建设即校园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建设在人的发展中更重要。

校园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是一种渗透了感情色彩的情感生活环境,是大学师生的精神家园。它的集中体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校风。在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校风以显性或隐性的行为模式,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在学生的身上烙上了深深的印迹,形成校风人格化,以至于有些毕业生踏入社会以后,在工作作风甚至为人处世上都还带有母校特有的风格。良好的校风是大学生求学做人和上进的必不可少的文化氛围,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抓住校园文化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办学理念上,需牢牢坚持诚信原则,在教育活动中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力度,把“明礼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公正、公平、诚信、和谐的校园环境,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诚信人格。把校风人格化,作为大学生的一种内在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

人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必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主要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之中完成的,同时由于大学是一个半开放的社会,校园和社会的界限并非十分明显,这就决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在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同时进行。

从社会环境来看,世界经济的融合、外来思想的冲击,社会改革的变化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等;都使得诚信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种条件下,大学生的心理、言行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从校园环境来看,部分高校注重知识教育、智力教育,而轻视、甚至忽视诚信等传统美德教育,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高校在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社会环境给学生思想上带来的波动和负面影响,坚决查处和取缔各种违法活动在高校中开展,对于足彩、私彩、非法传销等活动,学校有关部门要严加查处,杜绝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传入校园,扭曲学生的心态,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的消极现象和问题,使其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和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加强诚信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完善学费收缴制度,开发学生缴费系统,简化收费程序。如学校可以建立校园一卡通服务,让学生凭着校园卡便可完成缴交学费、学生管理、学生校内消费的“一卡服务”,即方便了学生,又简化了程序,同时,各个部门可以通过此软件进行系统管理学生,杜绝了学生的投机取巧心理,培育大学生的诚信美德,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讲诚信、求诚信的道德风尚。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为大学生诚信人格的发展起示范带头作用

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诚信人格的形成有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而与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为一体,广大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文化、科学素质,忠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从思想上更要从行为上起表率作用,做一名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强化诚信的育人品格,成为大学生做人、求学的榜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教风,教育教学标准严格。学生工作系统的老师要教育学生对教育收费制度的认识,现在普通高校收费的金额只是培养学生所需要的一部分,国家仍然承担着很大的一部分费用,要引导学生树立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的正确学习动机。

四、建立大学生诚信道德机制,引导我们的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形成优良的学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的素质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将我国传统的重道德诚信与西方的重法制约束融合起来,建立现代诚信道德教育和管理机制,完善测评制度,利用结果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引导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着重进行个体诚信道德水平的培养,加快相应的诚信机制建设,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引导学生从一些事例中去发现,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上升到关系自己诚信人格的高度来加以把握,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使学生能知“廉耻”,从而切实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对待上学缴费和其它行为。与此同时应加大对学生恶意欠费行为的惩处力度,杜绝学生中存在的恶意欠费现象。完善、健全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特困生资助制度等,可根据程度的差异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帮助学生纠正这种错误行为,使他们认识到恶意欠费是有损自身诚信人格的行为。

五、建立科学的诚信监督评价体系

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育需要有效的监督和科学的评价。

就监督而言,(1)首先要重视舆论的监督,即应尽力营造一种诚信文化与氛围,使大家都讲诚信,求诚信,坦诚相见,友善待人,从中感受到互相信任的愉悦;(2)注重行为的监督,即制定诸如《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来约束大学生诚信行为,开展互相监督和评价活动,特别是教师要在身体力行的基础上经常监督学生的诚信行为, 使诚信知行蔚然成风;(3)制度的监督,即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进行个人信用信息的登记,使学生的道德信用和经济信用有案可查,有据可信。

就评价而言,我校目前尝试设立一套德育评价体系,但应尽快进行修订、完善、规范。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其中大学生诚信档案必须在内容细致、可操作性强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科学规范的诚信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记录,以便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来分析其诚信素质与水平。另外,通过对这些记录的不断积累、更新,定期对诚信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在学生毕业之前对其诚信品质做出一个最后的总体评价,而这种评价应该是学校对学生的一个较为公正、公平的鉴定。

六、鼓励学生参加诚信的宣传实践教育活动

诚信教育固然需要通过相关的课程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涵义、内容和要求;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接触生活、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仅仅通过老师讲授或灌输,学生是不会欣然接受的。而笔试答卷这一格式化的考试更容易使学生停留在单纯知识的表面,出现言行分离的现象,这实际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道德需求,因而很难调动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体性也无从发挥。

因此,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诚信的宣传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感受诚信的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作为社会发展生力军之源的大学生,要在诚信教育活动中勇于实践,走出校园,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机会,广泛开展各项诚信教育活动。另外,学校还要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知识水平的优势,在校内外广泛传播诚信理念,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诚信宣传教育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这样,高校就可以从过去的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道德说教中走出来,使学生学会在各种道德冲突面前坚持正确的道德选择,逐步形成道德判断能力,使大学生真正做到诚信待人、诚信处世、诚信立身,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诚信教育真正内化,推动全社会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

总之,诚信意识是我国市场经济的灵魂和基石,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的学生恶意欠费等不良现象,使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当务之急。要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切实抓好诚信教育,建立相应的诚信道德机制,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人获得变革生存方式、向更高存在状态跃迁的动力,进而不断实现自我生存价值,不断展示其作为未来社会主体的力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 海南大学后勤保障部
  • 地址:海南海口市人民路海南大学
  • 电话:0898-6627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