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海南大学后勤保障部(总务后勤处)网站!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塘约道路》读后感
    2017年05月19日 15:23

2014年6月,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遭遇百年未见的大洪水,原本贫困的村庄劫后更是一贫如洗的废墟。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和上级党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合作社,全体村民自愿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合作社,进而做到“七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财产权、小水利工程产权)同确”,组建农业生产、养殖、建筑、运输、加工等专业队,抱团发展,走集体化道路,实现了“一清七统”,最终使塘约村由贫困村蝶变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小康村。

最大的感受是农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是不可低估的。穷则思变,变化的最大源泉还是来自“三农”中的内生动力,“等、靠、要”终究是扶不起来的。农民固然文化水平低,但农村的实践却最终依靠农民群众来完成。因此,农民文化水平低不等于农民群众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就一定比专家学者差。事实也证明,农民群众对“三农”问题看得最清、感受最深。“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穷”。

其次,塘约村党支部、村委会重新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将土地确权流转,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其实是组建新形势下的农村“命运共同体”。如果说,“穷则变”需要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智慧、远见和胆识,那“变则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提高、去修正、去完善。“塘约道路”不是简单地回归集体化,走吃大锅饭的老路,而是充分体现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充分发挥了集体化的优越性。

最后,脱贫攻坚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建设美丽乡村的路径、模式也有很多,但在这些道路、方法、经验的背后,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塘约道路”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大洪水来临时,每个党员干部都在抗洪第一线,没让住的很分散的群众死一个;收地时也是从个别私占集体荒坡的党员干部入手;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修桥修路,制定了村民共享共治的“红九条”,村集体一年花不到60万元,堵住了过去村民滥办酒席近3000万元的损失;村党支部(后来升格为“村党总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建立《党员积分册》,等等。

“塘约道路”是在基层筑牢党的执政基础,走一条使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都能得到保障的同步小康道路。回到我们实际工作,党员人数、党支部和党小组个数都比塘约村多的海南大学师生事务保障中心应当在党委的领导下,上下一致,凝心聚力,重绘新的发展蓝图,共商改革路线图,为实现师生满意、中心强大、员工幸福而奋力拚搏!

文:徐小华//www.hainanu.edu.cn

  • 海南大学后勤保障部
  • 地址:海南海口市人民路海南大学
  • 电话:0898-6627 9999